广州两会期间,广州电视台、南方都市报、今日头条、新快报、信息时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广州市人大代表、黄广中学广州教育集团梁润佳董事长基于黄广办学经验的系列建议:
广州电视台:个性化教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观看新闻视频可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VHu84HJq1cMDY0qCKOkxCQ
南方都市报:建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科学机制
今日头条:促进教育公平,为“择校热”降温
新快报:构建学生专业职业主动匹配体系,鼓励学校长周期办学
信息时报:借助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教育,鼓励学校长周期办学
南方都市报摘要:建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科学机制
南都讯 “随着高考命题质量不断提升和完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目标已经趋同。”2020年广州两会召开之际,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广中学建议指出,应从多个维度构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高度融合的科学机制,实打实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推行的义务教育招生新政强调公办民办同招、超出招生指标的报名学生实施电脑随机摇号录取。梁润佳认为,这些变化将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和孩子的焦虑,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从而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政策环境。
因此,梁润佳建议在高考指挥棒下,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兴趣为重点、以方法为指南、以思维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进一步推动各项素质发展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合璧发展。
梁润佳建议,创建以“兴趣”为核心的学习动力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兴趣课程、选修课程等选课走班,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兴趣特长等在学校提供的可选范围内进行课程的参与。“选课走班”模式的半自由式课程学习,配以灵活的授课场地、授课方式以及专业化的师资,开展常规课程以外的拓展学习、兴趣学习。
梁润佳还建议利用大数据对孩子开展个性化教育,全面引进最新教育高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系统等),通过高效学习方法的推广使用,以及高科技工具的深度运用,以“一对一”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提升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孩子个性化成长。
“为了避免学生特长、兴趣和未来大学就读方向的错位,新高考出台统考、选考、学考等改革措施,努力使得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与大学专业匹配,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梁润佳认为,应顺应新高考改革新趋势,构建学生兴趣、特长等对高校专业和未来职业选择的主动匹配体系。
梁润佳指出,应鼓励学校长周期办学,系统化、科学化培养优生,大力支持九年制、十二年制和集团化办学的发展,鼓励学校更长周期、系统化、科学化培养优秀学生,同时也更有效地降低家长和社会的焦虑。
今日头条摘要:促进教育公平,为“择校热”降温
随着6月考试季的到来,“择校热”话题一再被提及。目前,民办初中超过报名人数实施派位,公办、民办学校同招等新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将解决“择校热”等难题,同时切断学校“掐尖”行为,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和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基于此,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广中学多年的从业经验,从落实政策、化解学生和家长焦虑等角度,提出多条建议。
目前的招生新政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对学生提供了公平入学的机会,实际对整个社会是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梁润佳建议,“家长应该从孩子长周期角度思考孩子培养问题,不要纠结于摇号摇到哪个学校,将心态放平衡,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性预期,这样实际上更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她也同样地建议鼓励学校从更长周期、系统化、科学化培养优秀学生,支持九年制、十二年制和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同时更有效地降低家长和社会的焦虑。同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发展,尤其是防范培训机构超标超纲培训,遏制“炒作”行为,避免因此加剧家长焦虑。
对于义务教育学校的评价机制,梁润佳建议应该进一步优化改革,“鼓励学校个性化办学、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打破单一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评价,防止以单一分数评价、单一升学出口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焦虑。”
她还提出应该设置与此相配套的学校课程,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兴趣课程、选修课程等选课走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兴趣特长等,在学校提供的可选范围内进行课程的参与。
此外,她还建议在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全面引进创客课程,培训创客教师,引进创客教材,制定创客课程授课和质量评价标准,引进创客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推动培养孩子的科技思维、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为科技强国奠基。
梁润佳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鼓励学校利用教育大数据,对孩子开展个性化教育,以“一对一”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提升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孩子个性化成长,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信息时报摘要:目前高考考察学生的五大能力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内容
“事实上,目前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重点在知识纵横贯通能力、信息抽丝剥茧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五大能力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内容。”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广中学“应试能力”的培养应与“素质教育”合璧发展。梁润佳认为,2020年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招生新政,公办民办同招,超过招生指标的报名学生实施摇号,这将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和孩子的焦虑,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使学校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最佳政策环境。
梁润佳认为,应从多个维度全面进行实践创新。首先是以“兴趣”为核心的学习动力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兴趣课程、选修课程等选课走班,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兴趣特长等,在学校提供的可选范围内参与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生潜力,甚至找到未来职业选择的方向。梁润佳建议,利用大数据对孩子开展个性化教育,以“一对一”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提升方案。学校要主动适应高考改革的变化,根据孩子的兴越和特长安排选科科目,提升孩子在未来高考选拔中的匹配能力。幼儿园和中小学全面引进创客课程,建立以培养孩子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培养孩子的科技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学校个性化办学、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打破单一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评价。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结合义务教育招生新政实施,鼓励学校长周期办学,大力支持九年制、十二年制和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梁润佳说,要鼓励学校从更长周期、系统化、科学化培养优秀学生。
新快报摘要:构建学生专业职业主动匹配体系,鼓励学校长周期办学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如何搭建桥梁、合壁发展,是每个教育者所需面临的挑战。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招生新政,公办民办同招。梁润佳坦言,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和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焦虑,还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最佳政策环境。
“目前,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重点在知识纵横贯通能力、信息抽丝剥茧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五大能力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内容。”她表示,各校应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兴趣为重点、以方法为指南、以思维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具体来看,一方面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兴趣果程选修课程等选课走班,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兴趣特长等,在学校提供的可选范围内进行课程的参与,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潜能,甚至找到未来职业方向。
另一方面,学校应全面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通过高效学习方法的推广使用,以及高科技工具的深度运用,以“对一”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提升方案,以个性化系统驱动学习效果,并实现因材施教。
值得关注的是,梁润佳建议,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应突出学校自身特色,构建学生兴趣、特长等对高校专业和未来职业选择的主动匹配体系。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安排选科科目,以避免学生特长、兴趣和未来大学就读方向的错位。
她还建议教育部门结合义务教育招生新政,鼓励学校长周期办学,大力支持九年制、十年制和集团化力学的发展,鼓励学校从更长周期、系统化、科学化培养优秀学生。“公办民办同招使学校可从长远目标、循序渐进的方式、科学合理的系统化措施培养孩子,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未来发展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
除此之外,对于近年来大热的创客( STEAM)教育,梁润佳认为幼儿园和中小学应全面引进创客课程,建立以培养孩子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培养孩子的科技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鼓励学校个性化办学、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打破单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