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广州市黄广中学 > 师生园地 > 语言文字工作专栏 > > 如听仙乐耳暂明
如听仙乐耳暂明

——写于观摩程翔老师讲学之际

2013年5月19日,广州花都。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飞临新兴的广州市黄广中学堂个性十足的语文课,并跟与会者进行现场互动。程翔老师分别为初二8班和高一3班同学上了一节课,让我得以近距离观摩其教学过程,这过程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说实话,平日里很反感一些“专家”“学者”的这“主义”那“理论”,觉得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而对于那些如程翔老师那般既能立足于教学改革前沿,又能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践行者,眼中口头心里写满的则都是佩服。

程翔老师示教的两个班正好是我教过的和正在教的班级,相同的教学对象、相似的教学情境、相类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使我有着颇为独特的感受。眼前的和曾经的场景交替闪现,相形之下,我真切地看到了差距;我也得到了启迪,教学中的那些困惑,有的豁然开朗起来;我还从程老师身上看到了希望——

我首先看到的是程翔老师的教育理想。我不知道是否该用“崇高”修饰他的教育理想,但起码可以说,他是真正把教育教学当作事业来追求的,而不仅仅是芸芸众生般把教学作为一种职业来谋生的。不用说他丰厚的学养,也不用说两堂课的“台下十年功”,只须看看他近年来执讲的各类研讨课示范课等,几乎涉及语文课的所有内容:初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阅读鉴赏、作文教学;古今中外的文本解读。每一种课例,都有独到的见解,都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发。他的教学研究和探索,不仅丰富了他的教学理论,而且与他的教学实践,相得益彰。他是教学领地里一位不懈的耕耘者!

我很佩服程翔老师的教学智慧。我不知道是否该用“高超”来形容他的教学智慧,但起码可以看出他作为语文大师的风采。两节课的导入,程老师并未追求先声夺人的效果,一个看似很随意的问题,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走进预设的学习环境,可谓“踏雪无痕”的高手之招。朴素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极富亲和力,很快拉近了从未谋面的师生间的距离,那功夫在课堂之外。能根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起点,巧妙地破解重难点,足见驾驭课堂的功力。整个教学过程看似随意,却将语文课的诵读、积累、感悟、鉴赏、表达等特征彰显得格外分明,极富语文味道。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体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学习和课堂生成,积极践行新课标思想。

我最赞赏的是程翔老师的教师人格。我不知道是否该用“高尚”来描述他的教师人格,但起码可以看出他作为名师的魅力。不像有些专家学者那样,靠犀利的言辞抨击时政来迎合听众,靠插科打诨来哗众取宠,他则一如潜入夜的春风,润物细无声。课堂上,他选择让自己处于弱势,不读,少讲,不越俎代庖,其用意在于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强势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多次俯下高大的身躯,与学生交流,旨在托起高大的学生。交流会场,刚上完两节课的他,准备坐下来与大家互动,当提问者站起时,他选择站起来,并继续站着讲,这一站就是四个小时。当有的教师向他提问,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赘述之时,在场的人都不胜其烦,而程老师却仍然在耐心地倾听。这也许就是他有别于常人之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就是他的大师风范。

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此言不虚。程翔老师,他首先是一个老师,是人而不是神,自然也会留下些许遗憾的。诸如课堂上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板书设计、课堂上一概不用多媒体等方面的做法,我持不同意见;还有他关于“教育文本”“教师作用”的有些观点以及课堂上对文本的有些解读,我也不敢苟同。如果说这些确实存有遗憾的话,那也只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他的大师风范。

本次活动,大师带给我们的很多,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以为,学习大师不是机械地模仿,而应是去借鉴和吸收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东西,来完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本次观摩,“叹为观止”,程翔老师的确值得我们去仰视!




                                          广州市黄广中学 月

                                                       2013-5-20